无声告白 [Note]

我们终此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无声告白 是美籍华人写的,华人在美国,父母对儿女的期盼,这在中国,是极为寻常的事。寻常到我们都感觉不到这种期待的变形。在期待之下,孩子变得不想自己,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凡是按照母亲的意愿。

为什么会这样?这悲剧的原因在哪里? 她期望的是母亲的爱,而不是对科学的喜爱。 她不想拥有友情吗?但,为了母亲的爱,她不能。

她成为了家的中心。

哥哥和妹妹都被忽视。就算哥哥已经考上了哈佛,父母还是对她期待。医生医生,你要成为的是医生。

一句话故事梗概,在父母从小的期待下,儿女变得只会顺从他们的要求,一切都变得糟糕,最终自杀。

在父母的高度期待下,女儿成为父母梦想的代替品,迷失自己,最终自杀。


小说的成功之处? 结构,倒叙、插叙。 人物塑造,每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,我们都能理解。好像是本能驱使。 文笔,这个不好说,我看的中文翻译。


为什么打动我?

和中国教育多么相似,读书时,父母期盼你成绩好,受人欢迎。她们把自己没能做到的事寄托在你身上。 做医生,要有好人缘。 典型的中式家庭。但是,她们是结合混血,还存在着矛盾,种族矛盾、性别歧视。父亲是华人,母亲是美国人。女科学家而不是家庭主妇。

母亲,年轻时的理想是当医生,努力向上,直到遇见父亲,丢下学业,不顾家人的反对,与另一种族(华人)结婚,虽然他从小在美国长大。成为了称职的家庭主妇,而但她的母亲去世。她觉悟到自己母亲的一生是多么渺小,唯一留下的痕迹竟是那本烹饪书。下定决心,自己不要过这样的一生。离家出走,继续学业。几个月后,却因为怀孕而不得不回到家中,放弃理想。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儿很爱科学(其实是爱她),而不再做家庭主妇,成为女儿学业辅导。把希望寄托在女儿那。

父亲,冒名顶替,移民到美国,父母为他未来付出一切。父母是工人阶级。从小就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父母是做什么的。从小就和身边的人不一样。不善交际,内心害怕。却渴望朋友。成绩好,哈佛毕业。但是却依旧没能拿到哈佛教授职位,到另一所大学教历史。年复一年,而学生们都不在乎这课。但和母亲相遇时,他觉得这就是奇迹,他那么爱她。想到以前自己母亲的辛苦,发誓绝不让自己的另一半也如此。成为教授,送女儿交际书,美丽的裙子。却也和自己的助教厮混。

哥哥,得不到父母的关心。从小爱天文。而小时候父亲为此踢坏了电视机。自己暗自努力,考入哈佛。也因为妹妹是家人中心,而嫉妒。小时候把妹妹推向湖中,又救了回来。是妹妹唯一的精神支柱,或者说溺水时能抓住依靠的人。他真实的了解家中的状态。讨厌杰克。

莉,主人公。因为小时候母亲的出走,许下愿望如果母亲回家她就任何事都听母亲的。于是成为家庭期待目光的中心。开始还好,一切都能应对,可是学业越来越难,母亲要求极高。她没有时间去交朋友,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如此。后来只能靠着死记硬背骗母亲,靠作弊取得优秀。会因为一次的不及格被母亲说很久。没有朋友,却装作有朋友,因为这样她父亲会很开心。后来发现父亲和其他女人有在一起而感到心碎。更看清这个遥遥欲坠的家庭状态。唯一成为朋友的是杰克,杰克和很多女生鬼混,和她在一起时却很正经。一起聊天出去玩。但她想和杰克做爱时,杰克才说出自己喜欢的是他哥哥。她才反应过来,以前的各种线索。而同时,他不希望哥哥去哈佛,希望哥哥留下来,他哥哥也开始对他有些冷淡,忙着去大学,忙着离开这个家。她的希望,在杰克说出口,在哥哥即将离开那时,全都破碎了。她可曾为自己而活?到底是哪里出了错,她去湖边,坐上小船。想明白了这一切,她明天一一的告诉所有人,告诉他们。最后,走进了湖中,她办不到,没能抵达湖岸。没能说出口。

杰克,妹妹。不一一。

离开之后,痕迹是什么? 记得她的恐怕只有家人。 可是那重要吗?为了未来,而不知道如何过好现在,不会与身边人相处。就像小说中,最后家庭和睦,他们学会了沟通,他们还有好多好多要说的话。